泡泡乐文学>历史小说>星路进化 > 第144章 豆腐渣工程
    罗森给张一凡打了电话之后,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就赶到了他的公寓,张一凡虽然非常不爽这个家伙破坏了自己猎艳的打算,但是电话里罗森说的事情也确实关系重大,所以,他还是打开门接待了罗森和蒋曙光一行人。

    客厅沙发上的临时床铺已经撤了,茶几上散落的吃的喝的也都被张一凡给收拾了,张一凡在罗森的介绍下和蒋曙光握了握手,让他们两人在沙发上落坐之后,张一凡去厨房端来水壶和茶叶,拿了三个杯子出来问他们:“你们谁要喝茶?”

    罗森站起来抢过了茶壶,一边说着“怎么能让张少您做这种事情”,一边殷勤的当起了服务生,张一凡由得他动手给三人每人倒了一杯茶之后,这才问坐在对面的蒋曙光:“蒋总,你是做建材生意的?”

    “是啊,张少,鄙人我在城南有2个小批发市场,多多少少赚一点小钱,养家糊口而已。”蒋曙光笑容满面的摸出一张名片恭敬的递给了张一凡,张一凡接过名片看了一眼,笑了起来:“蒋总你真是谦虚,不过我可是听不止一个人说过了,蒋总你是阳泉数一数二的大建材商人,手里握着的资产就更是高达10亿左右,你的这两个建材市场每天的流水钱都在几百上千万,以蒋总你这样的规模如果赚的还只是小钱的话,那我恐怕阳泉绝大多数做生意的商家都要羞愧的撞墙自杀了吧。”

    蒋曙光的额头冒出了一滴冷汗,讪笑着说道:“张少,那些其实都是外面的人胡乱编造的传言,当不得真的……。”

    “是吗?”张一凡似笑非笑的看了看蒋曙光,弹了弹手里的名片:“那这些人也太无聊了。他们编造你什么不好,非要编造一个这样的传言出来♀不是变相的在夸蒋总你是个有钱人吗?”

    蒋曙光讪笑着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张一凡,张一凡盯着他看了一会,突然又笑着问罗森:“罗森,那外面有没有人像这样说你的?说你手里有十亿八亿,每天光是流水钱就在几百上千万之类的?”

    “当然没有。”罗森笑了笑:“我这种小人物跟蒋总怎么可能是一个级别的,这一点群众的眼睛可都是亮的,我罗森就是想打肿脸充胖子都不行哦。”

    张一凡点了点头,嘲笑了罗森一句“你小子还需要再努力”之后就一脸玩味的看着蒋曙光,蒋曙光被他看得冒出了一头冷汗,好一会才讪笑着说道:“张少。我们还是说点正经事吧……。”

    “好。没问题,蒋总你说吧,我听着呢!”

    张一凡笑着答应了一句,稍稍坐直了身体,专注的看着蒋曙光。但是脸色却冷了下来:“蒋总,在你没说正经事之前,我还有最后一句话要送给你,你挣下这么大的家业不容易,可千万要守住了,不要轻易的就让他在你手里垮掉啊!”

    蒋曙光心中一紧,额头再次冒出了一层冷汗,讪笑着连连点头:“是是,张少你教训得是。我一定有什么说什么,绝不敢对张少你有丝毫的隐瞒。”

    “那就好。”张一凡冷冷的点了点头,挥挥手示意蒋曙光可以开始了。

    蒋曙光擦了擦额头的冷汗,从自己带来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份厚厚的材料,放在茶几上,喝了一口茶水慢慢的解说起来。

    蒋曙光的建材市场。经营着10大系列,一万多种名优建筑装饰材料及家居用品,两个建材市场内按选购习惯划分为四大区域,综合区区内主要经营各种灯饰、陶瓷制品、卫生洁具、涂料化工、五金、石膏制品、有机板材、钵制品、铁艺、木制地板、门窗、壁纸地毯、窗帘布艺、橱具、家居用品;木材板材区设有现货大棚,经营各类胶合板、细木工板、密度板、木线条、木方材以及各类进口木材’材区主要经营各类国产进口天然大理石、花岗岩及石雕工艺品☆后一类建筑杂品区经营着各种建筑用水泥、钢材、沙石骨料、保温材料、防水材料及铝合金、不锈钢制品等等,可以这么说,只要是跟建筑有关的原材料,到他哪都能找到,而且,从高档到低挡的货源,他那也是应有尽有要多少就有多少。

    蒋曙光拿出来的这叠材料,就是一家名为星展建筑有限公司在他那里的进货单,其中水泥、钢材、木材、沙石骨料、大理石花岗石等等材料清单应有尽有,每一天发出去多少货,什么价钱发出去的,给了对方多少回扣等等,这上面也是一应俱全。

    张一凡拿起那份材料看了一下,这家名叫星展建筑的公司业务量看起来着实不小,每天的水泥、钢材和沙石的出货量都在上百吨左右,出货量大,这一单业务给的回扣就多,张一凡看了一下最后的总数,这一张业务,光是回扣蒋曙光就支付出去200多万。

    张一凡看完了这份材料,随手把他丢在茶几上,平静的问蒋曙光:“蒋总,你给我的这些材料我已经都看过了,现在就麻烦你给我解释一下,你这份材料里又有什么玄机吧!”

    “张少,是这样的,您恐怕不知道这家星展公司的背景,我来给您解释一下,这家星展公司的老总胡金星是我们阳泉主管城市建设和工业建设的副市长胡徳平的公子,还有,他们从我这里买去的这些材料主要就是用来建设市里面的那座金龙大桥,那座桥您是知道的吧,横跨通济湖两岸,贯通了阳泉和通俞,投资6.8个亿,耗时三年,今年才刚刚竣工不久的。”

    张一凡回忆了一下,点了点头:“我好像有这个印象……。”

    罗森插嘴说了一句:“张少,您忘了,这个桥就是那个被誉为‘阳泉五大民生工程’之一,前几个月建成的时候电视上还狠狠的报道了一番,开通时好像还请了一位副省长来剪彩的那座吊索大桥啊。”

    张一凡皱了皱眉头。好几个月前他还住在学校里,哪有电视可看?不过他还是向罗森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着那份材料若有所思的问蒋曙光:“蒋总,这个桥上有问题?”

    蒋曙光立刻就激动起来:“当然,问题可大了,张少,不瞒您说,那桥建成之后我是一次都没有去过,而且我这一辈子都不会走那座桥的,除非市里面把他的隐患全都整改过来,并且真的通过了相关单位的验收,要不然打死我也不会从那座桥上过的。那哪是桥啊。在我看来那简直就是鬼门关,一不小心就会出大事的。”

    张一凡很意外的看了看情绪相当激动的蒋曙光,神色严肃起来,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蒋总,你慢慢说。不要着急,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仔细跟我说清楚。只要你说的都是真的,我就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