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三这次去县里看到了县里的变化,心里笑的很开心,因为这一切都是他这对小翅膀的杰作。

    左坞镇到润县的路修成了光滑的柏油路,不用忍受一路的颠簸之苦了。

    县城lc区几乎没有变化,但是东城区变化特别大,尤其是已经完成的现代化小区,确实是按照当初设计完工的。不过,此时的供暖、供水、供电还没完成,所以房子要等过了年开春才能入住。

    杨小三设计的时候再三强调了垃圾和污水的处理,所以所有人入住之前都要做入住培训,凡是违反常规就扣分,分扣没了就搬出去。

    这个时代的房子全部是单位分的,连物业公司的服务费都要单位出,不好好住直接赶出去没毛病。

    杨小三就不信邪了,这个时候就开始做垃圾分类教育,就不信二三十年以后不垃圾分类人人有责。

    事实证明这个入住培训很不错,能参加的家庭均感到光荣、有面子。

    为啥!

    那可是全县城最好的现代化小区,自来水进屋里、冲水厕所、冬天有暖气供暖等等,最主要那是两室一厅的楼f县城里有个工人宿舍将就就不错了。

    至于工厂,只有火电厂正式发电了。

    没法,全国到处都缺电,应该是中央提供了技术支持,否则就凭糖市根本没法这么快玩转火电厂。

    经过糖市的支持,这个润县第一水泥厂已经竣工了,但是年前是无法完成生产,几次试生产效果很不错,就是培训中的工人是无法完成任务。

    要说发展最顺的,那应该是润县机修厂了,现在都快和润县火车厂合并了。

    这就是有个交通大学的优点了,需要的设备、技术目标非常明确,而且转化成生产力的速度也快,所以才有了想要组装拖拉机的想法。

    最后一个意外,糖市交大在润县办了分校,专门儿为润县对点培训人才。

    嗯,这个茅老头儿可以的,很给面子,很识趣,明年能留在糖市就再支援他们点书吧。

    杨小三想到了人才的事儿就头疼,一副很铁不成刚的对司机道“陈哥,你回去告诉老孙一句话,有多少人才会有多少工厂。”

    司机小陈自然是原话带到了,气的老孙想杀到郭家峪打死他。

    郭家峪的忙碌并没有停下来,几乎所有男人都上山开石头去了。

    杨小三也让刘书记规划了开石头的地方,他准备把那个山沟修成蓄水库,以后可以给梯田提供灌溉,或者养养鱼啥的,比大伙乱啃一样开石头好的多。

    刘书记没意见。

    其实有意见也没用,按照杨小三规划的地方开石头就好开,没规划的地方拿着大锤震去吧。费劲不说,那速度要命。

    杨小三一回来,所有红薯粉、红薯干的收购正式结束,村里玉米多的仓库堆不下了,只能再次给各家各户发粮食。

    若是以前,红薯渣子肯定是给大伙分了当粮食了,但是今年村里粮食太多了,一大部分拉稀价格卖给了镇养猪场,剩下的做成了蚯蚓饲料,一下子把储备的蚯蚓粉用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