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天气一天天暖和了,但是蚯蚓卵最快也要19,杨小三本以为不会有大批量蚯蚓回收,但是他低估了小朋友们的热情。

    杨小三马上给出了最简单的饲料制作方法。

    将蚯蚓放入开水中烫死,浸泡,可以有效杀死寄生虫,然后可以直接混入饲料中使用,或者晒干粉碎混入玉米粉中。

    这时候,杨小三发现了一个严重的漏洞。

    粉碎机没备!

    村里玉米都是畜力拉碾子压碎,然后再人工筛的,费时费力不说,效率也不是一般的低。但是,郭家峪村儿还没通电,只能先上柴油机破碎机了。

    刘书记已经尝试了给猪喂加了鲜蚯蚓的猪食,生产队的猪们吃的欢实,证明了蚯蚓喂猪的可行性,然后开始加工蚯蚓猪饲料。

    杨小三觉得暂时没有必要加工成饲料,不如直接喂鸭子得了。

    刘书记则道“趁着少,让他们练练手,免得一下子多了麻爪儿。”

    刘书记的担心不无道理,毕竟蚯蚓加工成饲料是闻所未闻的事儿。

    六月份,家里的两只母鸡陆续带着小鸡出来了,杨小三第一时间给16只小鸡做了防疫。虽然有母鸡带着小鸡成活率很高,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他了损失不起这仅有得有的种子。

    其实不止杨小三的母鸡孵出了小鸡,郭家婶子的母鸡也孵化了两窝。

    为啥?

    因为大家都有了点儿余粮,而且生产队频繁调整,让所有人看到了奔头。

    杨小三的小鸡一只都没准备卖掉或者送人。但是面对虎视眈眈的大爷爷、爷爷、三爷爷和大伯,他感觉自己的小鸡很危险。

    所以,杨小三直接求助了刘书记,道“老刘,你去各村儿转转,收点小鸡行不?”

    “现在村里人都跟黄鼠狼一样盯着我的小鸡。”

    谭会计乐了,道“全村儿就你和郭家兄弟媳妇孵小鸡了,大伙都想养鸡,不盯着你们家的盯着谁?”

    “今年大伙日子过的好,肯定要养鸡呀!”

    “连我们家你婶子也想养四只。”

    刘书记若有所思,然后笑道“可不是,连我们家你奶奶都盯着你的小鸡呢。”

    “还有我那三个不省心的崽子,都想养几只鸡。”

    杨小三一听也是恍然大悟,道“那就好办了。”

    “老谭统计下村里都谁们家惦着养鸡,想要多少,然后我让那边儿提供你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