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十一就是立春,俗称打春。

    晚上说是开始转暖了,杨小三是根本没感觉出来,但是村里已经开始小幅度启动计划了。

    村里本来开了不少石头,但是各个队的开石头组再次开始干活了。

    与此同时,村儿里的公牛也受罪了,全部被挂上了鼻环。

    村里最终还是放弃了大面积种植花椒的想法,而是通知大伙儿村里提供花椒树苗儿,可以房前屋后和自留地里种植,将来花椒就不用来买了。然后,村里全部开始上工,开始漫山遍野的挖树坑。

    这一次,村里改变了以往的工作方式,而是划片儿承包制。意思就是将需要挖树坑的地方承包给各个生产队,然后由生产队承包给个人,完成你自己的任务就可以回家了。

    效果当然显著了,原来偷奸耍滑、模样工的都积极了。

    谁不想早点儿回家干点儿家里活儿,反正早晚干完都是那么多公分儿。

    李旭顺对谭会计道:“还是这样干活更有效,连户宝坤都不偷懒了。”

    谭会计也是感慨道:“是啊,看来咱们还是得好好学习。”

    刘书记则严肃的道:“工作验收给我看紧喽。”

    不仅头头儿们对这样的工作方式满意,所有村民也满意,纷纷称赞领导们体恤。

    紧跟着,县里抽调外工的任务下来了,要求村儿里抽调四十个壮劳力。

    村里改变了工作方式,在村儿里也是十分儿的壮劳力都不愿意去了。

    为啥?

    虽然出外工可以省下吃的,但是干不了自己家里的活计,而且出外工没有轻巧活儿,所以这一次村儿里抽调的都是年轻人。

    年轻人想出去长长见识,并且在家干活只有7、8分,吃饭还不能敞开口儿吃,梗不要说会挨训受管了。

    但是,带队的人选就是问题了。

    这本来是抢手的活计,现在成了鸡肋,各个老人都推三阻四的,最终只能由刚下野的郭顺理带队了。

    其实,村里非常不情愿放41个人出外工。

    刘书记烦躁的道:“第一次觉得手里的人不够用,以前人多不干活晃晃悠悠我都心烦。”

    “让我去找那些个贱货真是不情愿。”

    年初谭会计就算过了,村里的劳动力根本不够,尤其是会砌墙的泥瓦工,就必须找其他村儿书记协商请人了。

    如果自己家亲戚干点活直接过去就得了,但是涉及到集体之间的可不行,必须开介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