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乐文学>青春小说>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一百二十八章 该来的还是来了
    杨改革装着很无奈的道:“既然诸位爱卿都说不可能,那朕也就信诸位爱卿的,不过,万一这是陕西真的如神人所说,天赤如血,又该怎么办?那位神人说,如果朕不提早想办法,这北方大地,必定是饿孚遍野,烽火不断,必定危及我大明的江山社稷,万万苍生横死……”杨改革夸大了这明末农民战争的后果,要的就是那个震撼效果。

    皇帝的话很猛,万万苍生横死,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数字,实在太夸张了,想这大明朝,在册的人口,还没上万万呢,万万人横死,那岂不是大明朝的儿女要灭绝了?群臣也开始有点担心,有点怕了起来,这皇帝信誓旦旦的说有这事,万一发生了呢?咋办?事关自己身家性命,不得不谨慎一点。

    一位大臣出来奏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如果今日在陕西,真的如那位神人所言,天赤如血,那道时候再议论不迟,反正也不在乎这几天。到时候如果真的发生了,群臣们必将全力辅佐陛下,赈灾救济,安抚天下百姓,必不会出现神人口中所说的那样,让万万苍生横死。”

    “臣等愿辅佐陛下安济天下苍生。”群臣高呼着一切在皇帝陛下的领导下,好好干。

    杨改革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即使历史和自己开玩笑,没有发生这事,也就是自己做的梦不准而已,一旦历史不和自己开玩笑,这陕西的天象异常,对群臣的震撼,可想而知,对自己赈灾,救济,多少会有些帮助。这古代的很多人,玩弄权力,法律,道德,对这些没有一点惧怕和羞耻的意思,但是要说到神,那是相当的敬畏,就连儒家,也是“敬而远之”的态度,对这种虚无的东西,有些人,反而更怕。

    崇祯元年。

    三月二十六日。

    早朝。

    照样是传销的洗脑**,高呼万岁,然后唱歌。接着就是正事。

    杨改革端坐在龙椅上,这几天,君臣都在都在耐心的等待陕西那边传来天象异常的消息,看看皇帝陛下的这个梦,是不是真的应验了。

    议论朝事,君臣也都是懒洋洋的,没有多少精神,心思都在陕西那边的消息上,如果真有消息,以快马的速度,也就这几天的时间,就会到了,甚至有的人,已经派人到陕西那边去了,争取拿到第一手的资料。

    所以,这几天,朝廷上下,内外,都在讨论着陕西的天象,天下的异常,讨论着皇帝的梦和那个神人,到底是不是真的。惴惴不安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杨改革则自信满满的端坐在龙椅上,相信历史的车轮,会轰隆隆的如期而至的。

    快到晌午了。王承恩匆匆的走到崇祯帝的边上,一脸焦急,悄悄道:“陛下,陕西那边刚到的六百里加急。”皇帝的梦,应验了。

    杨改革一楞,六百里加急?看来那边真出了事了?这历史,真的没有骗自己啊!自己装神棍的表演,算是成功了。

    杨改革打开那封写着“马上飞递,六百里加急”字样的急件。匆匆浏览了一下。脸上很难看,心里却松了口气,带着一丝丝的侥幸。

    “陕西天赤如血,射窗牖皆红……”

    杨改革很容易就搞明白了这封信的内容,天象异常,这就是大灾变的前夜。从贯穿整个崇祯朝的北方大干旱,终于从今天开始了吗?

    朝堂之上,看到王承恩匆匆而入,就知道事情不妙,再看到皇帝皱着眉头,更是知道事情恐怕很坏,恐怕这皇帝的梦,应验了。群臣们大多是神色黯然。子不语怪力乱神,在这一刻,崩溃了。

    杨改革的眉头,皱得老高,这历史的车轮,轰隆隆的开动了,并不因为自己的到来,自己是穿越者就给自己一点好脸色,该来的,终于来了。想起千百万因为干旱活不下去的农民,剥树皮,吃泥土,易子相食,杨改革想到这些,就觉得这头皮发麻,这历史的千钧重担,一下子就压倒了自己的肩膀上了。杨改革觉得,自己有点喘不过来气了。这幅担子,实在太重了点。

    “大伴,把这封信读一读。”

    王承恩接过崇祯皇帝手中的奏折,宣读了起来。金銮殿里,很安静,都静待王承恩读奏折。

    皇帝的梦应验了。

    群臣的脸色,异常的难看。这赈灾,没银子,不赈灾,那个神人的梦就是预兆,如果已经有了神人的预告还做不好准备,那可就是人作孽,不可活,到时候,当真如那神人说的,万万苍生横死,那他们这群大臣,就是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