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乐文学>青春小说>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一百九十三章 科道
    “回禀陛下,这件事,臣亲自提出来,臣必定不辜负陛下的期望,好好的把这个历法局办下去,强我大明朝,就从历法局开始……”徐光启两眼含泪的对皇帝说道,这件事,一直就是他心中的愿望,看过了西洋的“先进”与“合理”之后,徐光启就明白了西方和东方的差距,最想的就是把这些“先进”与“合理”尽快的引进到中国来,变成大明朝强大的动力,所以,一直不断的鼓吹实学。可惜,一直没有得到朝廷有力的支持,这事,也就不了了之,年纪已近古稀,本以为,今生无望了,那里知道,现在,得皇帝如此大力的支持,怎么能不高兴?看透了东方和西方差距的徐光启,觉得,这明朝,有希望了。

    “好!那这件事,就这样说定了。”杨改革其实更想科学院早日出来,这样,就可以研究很多“超”科技了,想想自己一个人搞科技的时候,那种头疼炸裂的感觉,实在不好受。

    “启禀陛下,那……那道教的事,陛下看?”徐光启知道皇帝不过是忽悠张显庸,忽悠道教,现在有了自己的历法局,科学院,这道教不就成了抢生意的了?当下就想让皇帝免了道教和张显庸的“差事”,把科学研究这样严肃的事交给一个神棍,交给一个宗教,实在是南辕北辙啊!

    杨改革想了一下,道:“这道教研究科学,研究科道的事,让张显庸,让道教接着干吧,不要紧,这科学院是明的,这道教就是暗的,两方面都进行研究,说不准可以互通有无,形成竞争呢,这更好!”杨改革还是决定让道教继续干自己忽悠的事,这事,好不容易忽悠了张显庸,那里能轻易的放弃呢?何况,现在的科学更本就就还在起步阶段,根本就没有什么严肃性可言,还处于任何人都可以搞科学的年代,一切都还在朦胧之中,道教研究科学,也许,有着更大的优势,因为宗教有着狂热的一面。

    皇帝决定了让道教继续研究科学院的事,徐光启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孙承宗的感悟则没有徐光启深刻,有点不太明白皇帝和徐光启打的什么机锋。

    王承恩则一直以“迷茫”的状态看着皇帝忽悠道教的首领张显庸,不明白怎么的,那正一道长怎么就对皇帝服服帖帖的,不明白皇帝为对张显庸说得那些话的意思,更加不明白,这建立科学院的意义,只觉得,这皇帝长大了,再不是自己小时候一直照顾的那个小孩子了。只是用欣喜的目光看着皇帝。

    正事商议完毕了,孙承宗以开玩笑的语气道:“陛下,臣这老眼昏花,想求陛下一件宝贝,不知道能行否?”

    孙承宗求宝贝,杨改革很意外,这孙承宗可不大开口啊!更别说跟自己要东西了,当即就道:“呵呵,孙师傅,朕这皇宫里的宝贝,孙师傅只要看起了那样,只管拿去。”杨改革相当慷慨的对孙承宗说道,其实,对于自家的宝贝,杨改革更觉得,这是“故宫博物院”的,不是自家的,这个思想,一直有点怪怪的。

    “呵呵,那既然如此,那臣就不恭了,臣想求陛下的那个放大镜,臣老了,看地图,看沙盘的时候,老觉得眼神不好,精力不够,想有了这放大镜,这可以看得更清。”孙承宗想要皇帝那个神奇的放大镜,用来当眼镜用。

    杨改革忽然想起来,这玻璃出来了,这放大镜出来了,这眼镜为什么还不出来呢?这眼镜可也是一个好东西啊!可以赚不少钱,这眼镜,日后,更是成为了文化人的象征啊!自己为何就不能造眼镜卖呢?自己可真傻啊!这朝中的大臣,很多更是上了年纪,老眼昏花,如果自己出了眼镜,不仅可以搞好和大臣的关系,更可以借这这些大臣来做眼镜的推广工作,想必,这朝中的大臣一戴眼镜,那全国的文人还不跟着追风?那自己的眼镜,岂不是可以大赚一笔?想到这里,杨改革“呵呵”的笑起来。

    “呵呵呵呵……大伴,既然孙师傅开了口了,那么,就立刻让人造十个放大镜,送到徐师傅府上去。算是这给孙师傅的一个礼物。”杨改革可真的开心,今天不仅是收获了科学院,还得了一个赚钱的好门路,这真的得感谢孙承宗,送十个放大镜,那是小意思!

    孙承宗也被皇帝的“呵呵呵”和豪爽吓住了,没想到,一下就送十个。

    “臣……多谢陛下隆恩!”孙承宗也不知道说啥了,只好来个谢恩了事。

    “呵呵,不用,徐师傅帮朕治理国家,用以用这新鲜的东西,也是应该的,这个东西,朕多的是,……呵呵,对了,徐师傅,孙师傅选了一样宝贝,你也选一样吧,如此,才显得朕公平。”杨改革今天高兴,准备来个礼物大派送。没有理由送了一个师傅,另外一个不送!

    徐光启笑着道:“那臣就多谢陛下了,既如此,那臣听说陛下的宫中,有人送机械座钟,臣对这个很感兴趣,准备以算学去研究这机械座钟,不知道陛下肯不肯。”徐光启一开口,就要了机械座钟。

    杨改革觉得这徐光启可真的会挑礼物啊!这机械钟表,自己已经让“内廷工部”的人去研究仿制了,只是一直还没有什么消息,既然这徐光启对这个很感兴趣,要对这个机械座钟进行系统的研究,那么,这再好不过了。这座钟的仿制,看来,指日可待啊!可又是一条财路啊!今天老天爷可给自己送了不少好东西啊!杨改革屁颠颠的高兴。

    “这个完全了没有问题,朕正缺一位高手去研究这机械座钟呢,朕想着,这座钟从西方大老远的运到东方来,不如咱们自己研究,自己研究了自己造,这岂不是比从西方运来更好?……大伴,把宫里的座钟送几座给徐师傅,供徐师傅研究。”杨改革丝毫不吝啬的就把几座座钟给了徐光启。

    “谢陛下隆恩!”徐光启也没料到皇帝会如此大方,一下子给了自己数台座钟,这一台占的地方就够大的了,这数座,自己可能得盖几间房子放啊!不过还是收下了,因为这研究机械座钟,不是一下,一天,一台就一定能研究出的,皇帝既然多送了几台,那么就收下吧,一台不够,那就多拆几台。

    “呵呵,徐师傅不用谢,这个座钟,如果徐师傅研究透了,可以把这技术转让给朕,朕出专利给徐师傅,让徐师傅坐在家里享受专利,如何,或者能小型化则更好,能随身携带的钟,朕想,一定可以大卖,必定获利丰厚,如此,徐师傅,研究出座钟或者小型化座钟的专利,朕可就预定咯……”杨改革梦想着,自己的工厂里,又多了一个制造机械座钟,制作手表,怀表的,要知道,在日后的清末、民国,一个好的怀表可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啊!一块好的怀表,甚至可以卖到几千个大洋呢,这条发财的路子,自己无论如何,不会放弃的。

    徐光启和孙承宗面面相窥,这个皇帝,实在太爱财了,不过并没有说皇帝什么,更没教育皇帝不要爱财,都知道这皇帝也不容易,这天灾,赈灾,军饷,造舰,战争军费,等等,实在是个无底的窟窿,皇帝不捞点钱,这大明朝,还如何支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