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乐文学>青春小说>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四百九十四章 袁崇焕的斥候战
    “大人,如果我是东虏,当派人前驱为诱饵,后续大队在后,以诱饵引诱之,如此,则我锦宁的探子大队危矣……”一个部属说出了自己的问题,这也算是沙盘推演了,充当一下反派,也是正常的,如今沙盘相当的流行,这沙盘推演也是各级官佐经常玩的游戏。

    “问的好,这个问题,本官也考虑到了,那就看看本官的办法能不能行。”袁崇焕说道,这种沙盘推演,充当敌人的议事方式,确实有很多独到之处,远比那种按品阶坐定之后议论的要强,袁崇焕很喜欢这种方式,对于尊卑什么的,袁崇焕觉得,既然皇帝都不在乎,他们还矫情什么?

    众人都看着袁崇焕,看他说出个什么办法来。

    “诸位其实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先敌发现敌人的探子,不管是鞑子十骑,还是几骑,还是数十起,乃是百余、数百骑,如果不能先敌发现敌人的探子,并且隐匿踪迹,鞑子的探子想必发现不对,早早的逃了,岂会等你杀他?或者是遭遇大队鞑子尾随追杀。”袁崇焕抚须笑着。

    众人一听,确实有道理,鞑子的探子必定是精锐,想着鞑子的探子和明显比自己人多的大明精锐打,除非他们脑子都有毛病,这就得确实如巡抚大人说的,得先敌发现,事先埋伏,一击必杀,否则,鞑子探子脑袋出问题了,送上来给你杀。皆望着袁崇焕,希望他给出个合理的解决方法。

    “诸位都忘记了?我朝琉璃斋,产一种宝物,千里镜,可远观数里,乃是十数里,有了此宝物的帮助,要做到先发现敌人,不难……”袁崇焕微笑着解释道,他的理念,他的计策和战略,还需要有很多东西的支撑,这千里镜,就是很重要的一环。

    众人一听是千里镜,立刻一副原来如此的模样,确实,这千里镜可是个好东西,可远远的观察敌情,要是有这种宝物的帮忙,要说做到先发现敌人,确实不是瞎吹。

    “……有了千里镜,将哨探置于山头,远远的观望敌情,想那鞑子要打探我锦宁的消息,必定会靠近我锦宁的,一旦他们出来,则必定被置于山头的哨探发现,来人数目多少,走的那条路,则一目了然,再在鞑子探子必经的路上实现设下埋伏,待鞑子探子一入埋伏,则大队人马冲杀,鞑子即便是派上百人的探子队伍,也必定讨不了好的,如果有地利,甚至可以以一顿手榴弹下去,鞑子即便是有百,数百骑,也已经去了七七八八,打赢则更不会吹灰之力……”袁崇焕笑着解释着自己的战术战略。

    唔!……

    众人均惊讶,没料到,自家这个巡抚的心,还这般“黑”,一心要坑鞑子,特别是最后说的那个一顿手榴弹下去,真的把很多人的心说得痒痒的,确实,如果有适合的地形,埋伏些掷弹手,待鞑子经过的时候,一顿手榴弹下去,估计,全得报销了……

    袁崇焕的这个话一说出,众人的心立刻痒痒起来,原来想象中那种探子之间残酷的追杀战,倒是变成了这种打闷棍的取巧了。

    “大人好算计,倒是算准了鞑子会来,要是依大人的这般打法,一次埋伏,倒是可以收获百十来个人头咯……”有人立刻欢喜到不行,要是真的如袁崇焕这般打,那收获人头,可真的就不算什么,要知道,以前的什么锦宁大捷,才不过弄到了二百来人头呢,要是按这般算,今年的锦宁,必定是个“丰收”的年景。

    袁崇焕也是微笑,抚须,算是答话。

    “大人,要是鞑子一次来数百人,或者干脆,前后衔接,并不在一处,这又当如何?”也有人问了起来,面对可能出现的意外,很多人愿意充当“鞑子”的角色,如今,可是流行在沙盘推演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按照参谋们的说法,这是从皇帝那里流传出来的规矩。

    众人又看着袁崇焕,希望他给出个答案。

    “……无妨,想如果鞑子围了松山,又要打探锦州,宁远的情况,这得前驱多少路程才能打探到消息?这方圆得多大?鞑子势必不能四处分兵的,即便是分兵,那有能分多少?他如果分的少了,每处不过一二千人,我以两万人压之,他又当如何?”袁崇焕笑道。

    “那如果鞑子坚守,等待援兵呢?”又有人问道。

    “无妨,我以大队人马出击,鞑子必定也要大队人马来迎,待他来,我又立刻遁走,退回锦州或者是宁远,他能耐我何?诸位可别忘记了,此乃是探马,是探子,遇到大部敌人,自然得退回来的,如此来回几次,鞑子的士气必定大跌,古语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此三番两次的折腾下来,呵呵……”袁崇焕神秘的怪笑着。

    众人一愣,原本还以为自家巡抚会脑袋一热,说冲上去,乘着鞑子援兵未到杀他个干净,没料到,巡抚大人直接就退兵了啊!实在是不给力,不过,想想,这只是斥候在打探消息,又不是决战,又不是排兵布阵,撤退就撤退,那又如何?这可是探子,注意,是探子在打探消息,随时可以撤退,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众人也是一副怪笑的模样看着袁崇焕,这个袁楞子,真狡猾。

    “对,大人,咱们就打他分散的探子,绝不和他大队人马死磕,鞑子大队来了,咱们就退走,鞑子大队人马走了,咱们又围上去……”

    “对,大人,咱们聚少成多,每天打他几个,累月下来,也是个不小的数目,末将就不信了,鞑子敢不派探子出来,要是他敢不派,咱就服了他了。”

    “不错,古有集腋成裘,今当效仿之……”

    “不错,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