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乐文学>青春小说>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六百四十二章 惆怅的杨改革
    “回禀陛下,臣明白了。”毕自严好似是明白一些了,回答道,实际不明白。

    杨改革看了看毕自严,想了想自己的话,似乎是一塌糊涂,想到自己内心的事,杨改革那个惆怅啊!……

    “……除了这些,还有比如铺路、修桥,比如读书教育,比如这移民赈济,说起来,都是必须由朝廷出面来做,虽不一定赚钱,可却是不能回避的事,是朝廷份内的事,是朝廷的责任……”杨改革的思维越想越乱,说的话,也越来越不到堂。

    “朕今日把卿家召来,就是要说说朝廷投入和投资的事,以前我朝过日子,都是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的糊日子,只求每年熬过去了事,这样是不行的,朕的设想是,以后,朝廷都要有一个详细的规划,该做什么,该怎么做,都要心里有数,比如,修路,比如教育,比如张显庸那里,比如孙元化那里等等,以前是朝廷没有足够的银子,只能得过且过的熬日子,如今不同了,朝廷的税赋有了盈余,自当该在这些方面进行投入,加快这些事业的发展,好造福百姓……”杨改革说了一圈,自己觉得好像把今日要说的话题带离原来的意思了,又连忙停下。

    “臣领旨!”毕自严好像听懂了,回答道。

    轮到杨改革郁闷了,自己好像不是要说这个啊!怎么说着说着就说到另外一件事了?这似乎离题十万八千里,自己原本又是想说什么的?

    沉默了一阵子,过了半响。

    “……卿家可听过国家意志这个词?”杨改革想了想,说道。沉默了半天,还是把这个词说了出来。

    “国家意志?”毕自严重复了一回,显然没听懂是什么意思,字的发音是对的,可字连在一起的意思,毕自严i糊了。

    “孙师傅可听过国家意志这个词?”杨改革见毕自严一脸的i糊,又转头问孙承宗,今天之所以要把孙承宗也留下,实际是要说说这个。作为帝党的核心,这个东西是有必要了解的,涉及到日后相当多东西。可以说,日后很多事都是以这个为核心的,不了解这个,根本就不了解皇帝要做什么。了解了这个,才能理解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到底想干什么,也就才能称之为帝党的核心人物。很多东西,不可能杨改革每一件事都细致的吩咐下去,没一件事都细致的交代下去,每一件事都要安排一出戏,要那样,那可真的是累死人不偿命,即便是再勤奋,这国家也不见得能治理得有多好,整个天下系于一人之身,实在是累,也是在是危险。杨改革以前干过一个人养一个国家的事,对这种事有十分直观的感觉,那可真的不是人过的日子,这还只是赚钱养一个国家,如果要靠一个人来运转整个国家,那可更加的抗不住,所以,就十分的有必要提倡这“国家意志”,将个人的意志升华到国家的层面,只有这样,才可以杜绝人亡政息,才不会出现一个人出意外,整个国家分崩离析的事。

    “回禀陛下,臣没有听过‘国家意志”还请陛下解承宗想了想,如实回答道,眉头开始皱起来,眼神里充满了疑huo。

    毕自严见孙承宗也没听过,更加的伸长了脖子看着皇帝,这可能是个相当重要的事,再看看周围,这太监,宫女都站的远远的,就王承恩贴身伺候着,皇帝似乎早有准备啊!

    “国家意志,说的是一个国家想做什么,该做什么,又怎么做的事……”杨改革轻声说到,一边说,一边望向那烟bo浩渺的太液池。这个问题现在提出来或许有些早,可也是该提出来的时候了。

    “……说到我大明头上,那就是朝廷想做什么,该做什么,又怎么做……”杨改革说道,很多东西,杨改革现在也想明白了,虽然很伤人,可还是得去做,这些事,越早提前做准备越好,越让人安心,杨改革自信不是一个自si的人,不是一个为了权力而没有下限的人,也不是一个一心想保住权力的人,在权力和中国的前途命运之间做选择,杨改革当仁不让的选择了中国的命运。

    “回禀陛下,我大明有陛下当朝,自当繁荣昌盛,远迈汉唐,臣以为,陛下的意志,就是我大明的意志……”毕自严没太听明白,倒是说了一些面子上的话,只是觉得皇帝这话里有话,可实际是什么意思,问题出在哪里,毕自严一时间没想太明白。

    孙承宗已经越来越焦虑了,他深知皇帝的很多秘密,对皇帝更为了解,听皇帝说这样的话,心里生出了一种不详的预感。

    “呵呵呵,朕一个人拨弄一个国家,累啊!卿家不觉得,一个帝国系于朕一身,实在是危险吗?万一朕有个意外该怎么办?”杨改革笑着说道,想起了一个很恰当的画面来比喻自己如今的局面,一个人坐在树枝上,然后拿斧子一斧子,一斧子的砍这根树枝,待到树枝砍断的时候,也就是自己跌下去的时候。这笑,也是充满着无赖和惆怅。

    这次,杨改革是胜利了,是赢了,胜利的迎来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到来,可不得不说,资本主义和工业化,就是皇帝的坟墓,是皇权的掘墓人,日后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壮大了,皇帝、皇权就是拦路石,必定是要除之而后快的。皇帝那种家天下,那种一言九鼎的权利和存在天生就是资本阶级的敌人。杨改革知道,自己这是在给自己挖坟墓。

    “啊!陛下,这绝不可能,不可能,陛下正直青年,如何会说这种话?陛下,万万说不得啊!我大明必定在陛下的带领下……,陛下,谁敢对陛下不利,得先从臣身上踏过去……”毕自严急了,连忙阻止,这话好像皇帝知道自己有危险,要告别一般,实在吓人。

    “呵呵,卿家倒是不用这般,朕说的只是意外,也没谁要害朕,朕的意思是说把朕对大明的思考,对大明的前途升华一下,把朕的思想和意志升华到国家意志的高度,让我大明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要做什么,怎么做,如此,朕也落得个轻松,不用时时刻刻盯着每一件事,我大明依旧能按照朕的设想走下去,何乐而不为呢?如今朕这每日就是批奏本,见人,商量事情,也实在是烦,累人啊!”杨改革连忙解释着。说是这么说,可这心里,杨改革也是苦涩和惆怅得很,这自己给自己掘墓的事,不是什么人都干得出来的,像自己这般大踏步的跑步进入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皇帝,实在是少有。自己在世倒是不用怕这些,自己死后可能朱家的人就危险了,有上断头台的危险,能落个虚君都是个不错的结局。可杨改革又不得不这样干,本来,守着个皇帝的位子,守着皇权就不该让中国进入资本主义、进入工业化,这是皇帝和皇权的敌人,可杨改革又不得不这么做,要中国跳出历史怪圈,除了这样,还能怎么样?

    “陛下三思!陛下,我大明朝只有陛下,只认陛下,这国家意志又是从何说起呢?陛下……”孙承宗忽然焦虑得插话道,他可能是明白皇帝这话里的一些意思了,感觉到危险了,立刻出来阻止。

    杨改革眼神复杂看着孙承宗,还是孙承宗理解自己得多些,很快就听出问题了。国家意志这个词,可不该在这里使用,在皇权一家独大的封建社会,国家是个什么东西?从来只有家天下。用到国家意志了,显然,这家天下没了,这代表的东西自然不言而喻。

    “唉……,孙师傅,朕知道朕在说什么,有些事,朕是必须去做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朕身为大明的皇帝,身为天下人的皇帝,自当以天下人的前途为重,有些东西,自然是要放下的……”杨改革说着。

    “陛下三思……,臣以为,陛下安危重于天下人,宁愿陛下负天下人,也不愿意天下人拖累陛下……”孙承宗来了句狠的,这焦虑的眼神里,倒是看得见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