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乐文学>历史小说>大清武帝 > 第二十章 天照伊势
    自中日甲午之战之后,日本的军部便进入了自责自审之中。与此同时,山县有朋也开始在儿源玉太郎的帮助之下,重建日本参谋部。并且得到了天皇的授权,将原陆军参谋部改为了军部参谋部,并且允许海军开始参与进来。新的参谋部的建立,最初的目标便是制定新的侵华计划,并且被誉为“太阳神计划。”

    而这个计划有着另外一个日本人更喜欢的名称,那便是“天照伊势”。天照便是天照大神,也是日本的太阳女神,天皇便是天照大神的后裔。代替着天照大神掌握日本。而伊势神社乃是天照大神的神社之所在,简单而言,天照伊势也就是太阳神的意思。

    日本人将自己的主神都搬出来了,可见对于这个计划予以了厚望,或者说“太阳神计划”之后便是日本人的国运之战。当然天照伊势的整个计划制定,日本军部也是呕心沥血。从1894年年底,日本讲和之后,日本军部就开始着手进行了前期的准备,直到1897年年底,耗费了整整三年,集中了日本军队之中无数的精英才做出总计划的预稿,

    与其说日本人为了计划而计划,倒不如日本军部其实就是通过制作计划的整个过程,来进行战场推演。其整个计划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针对朝鲜,中国大陆还有就是中国水师的。其中篇幅最长的部分就是针对中国水师的。

    因为在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军部普遍意识到了,攻打中国最重要的就是控制靖海现在的日本海,东海,黄海,还有渤海。四大水域。在甲午之战之中,日本军部最后迫于压力而同意和约,正是因为海军新败,久拖下去,必然因为补给后勤之原因,对进攻辽东岛和朝鲜半岛的陆军不利。所以这一次,他们可谓通盘考虑,计划十分详细。甚至考虑到了可能出现变数的南洋和福建水师。这几年,虽然大清国只增添了一艘的战列舰,但是在快船方面,因为价格比较便宜,洋人也没有过多的拿捏,所以添置了数艘新船,而北洋舰队的老船就换到了福建水师和南洋水师之中,使得他们的战力也是倍增。

    在这个“太阳神计划”之中,日本人除了仔细查漏补缺以外,他们还根据整个“太阳神计划”进行兵力上的配置和调整,包括组建了新的师团来执行不同种类的任务。另外便是他们的“太阳神计划”还考虑到了其余国家的军力部署,包括有必要的情况下,军部压迫内阁付出一定的代价请求俄国人从北面进攻大清。

    去年年底,山县向天皇陛下进献了这个计划的初稿。天皇便是大悦,不仅仅把山县的爵位又提拔了一层,还给新参谋部的每一位参谋发了额外的奖金。在日本国内经济并不富裕的情况之下,天皇陛下如此大手笔的赏赐,也足以看出了这个所谓“太阳神计划”的完美和周密。这个计划的成功制定,也是进一步的鼓动了日本国内的鹰派势力。

    在伊藤回到了东京之后的第三天,内阁正式上表天皇,原则上同意“太阳神计划”的开展。紧随其后,在第五天,天皇便主持召开了由内阁成员和军部代表组成的小朝会,开始进行“太阳神计划”的廷问环节。所谓的廷问实际上就是在重大的战略计划实施之前,由内阁首相代表内阁在天皇面前,对计划的申请者提出问题,请求解答,以便为天皇陛下解惑,同时也是在最后一步确定战略计划实施的无误。当然能走到廷问这一步的战略计划基本上都是成功的。这也算是一个形式主义。

    这一次的廷问由于是涉及军方的机密,所以基本上只有军部代表山县有朋大将,黑田清隆大将还有就是小松正道参与其中。而在内阁这边,有着首相伊藤博文,文相西园寺公望,外相陆奥宗光还要财相松下正义。至于其余内阁成员,都有事情需要处理或者其他原因而没有出席。

    尽管由于机密原因,这次廷问的人员很少。但是在日本这个注重着礼仪的国家,这个能够影响着日本未来国家之走向的廷问,还是放在了皇宫的安阳殿之中进行。日本的安阳殿建造于江户时代早期,已经有着数百年的历史,但是大殿之内依旧是不断维修和更新,所以看上去,除了厚重古老的气息之外,依旧是富丽堂皇,宽敞明亮。

    睦仁端坐在宝座之上,那边的光线相对不是十分的明亮,天皇的身影显得若隐若现,十分虚幻,也使得天皇看上去更加的神秘。不一会儿,只见睦仁轻轻的挥手,意味着开始正式的廷问,又见旁边的侍从官轻轻的敲钟。

    伊藤穿着一身的西服,体面整洁。自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的朝堂之上,便开始不允许继续传和服或者传统朝服上殿,统一穿西服上殿。除非遇到特别的日子,诸如祭祀,天皇大婚之类的才被允许穿着礼服上前。他朝着明治天皇深深的鞠躬,然后走到山县的面前,又朝着山县深深的鞠躬。然后又朝着其他的诸臣鞠躬,接着便宣布道:“廷问正式开始。”

    最先开始上前廷问的是,文相西园寺公望,文相的本要工作本来是国家之教育等事情。但是大家都知道西园寺公望便是代表着伊藤在廷问,自然是没有人反对,何况西园寺本身也是具有着廷问的资格。

    西园寺朝着山县鞠躬,问道:“内阁首问,山县大将,此番为何要制定天照伊势计划?”山县冷冷的回道:“征服支那,扬天圣威。取支那之领土,养我圣朝之民,崛起我日本之国,复我先祖之愿。”山县回答极为简单,还没有等西园寺再追问,睦仁便在上面冷冷道:“敕!”意思便是山县的回答十分完美,无须再追问。

    显然,明治天皇对西园寺的这个问题十分不满意,明知故问的问题。但是考虑到廷问本来就是走走形式,于是天皇还是忍住了不满。西园寺又道:“内阁二问,支那本欲变革之际,其国内必有一战。为何不等之内战,再行天照伊势?”这个问题虽然已经被西园寺委婉了很多,但是毕竟是揭露了人家的短处,无论是坐在上面的天皇还是在下面的山县眉眼之间都露出了一丝不愉快,

    不过山县很快便开始回答,毕竟已经早作准备。他嘴唇微微动,道:“机会永远都是需要依靠着我们来创造而不是等待。假如清国真的没有内战便成功的完成了变革,那么我们将来面对的可能就不是攻击清国人,而是被迫守卫我们日本的领土。何况,如今国际之局势都是对我们有利,无论是俄国还是英国,对我国发动朝鲜战争都抱有极大的兴趣。他们暂时都不愿意亲自动手,那么这便是我们的机会,倘若等到他们愿意亲自动手,到时候怕是我们只能喝汤吃渣了。落后的大清国有时候仿佛是一个待宰的羔羊,早点动手,永远比晚点还是要好些。”山县这番解释,听之似乎十分有道理,但是说到底还是他们的野心和。假如大清国没有内战这个假设本身就是苍白无力的,熟读历史者有回事会做出这等幼稚的假设。

    伊藤站立在一边,听着山县的回答,只是轻轻的叹口气,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满。而上座上的天皇道:“敕!”西园寺抬头,有些不满的看了山县一眼,却又被山县瞪了回来。饶是心胸宽阔的的他也是有些愤懑不堪。只是回到自己原来站立的地方。这也是预示首相的第一轮廷问结束。

    接下来站出来便是财相松下正义。松下正义和松下正和年龄差距很大,但是两个人却是同属于松下家族的。大名鼎鼎的松下电器便是这个家族的。不过这里略表不谈,正义此人熟悉洋务,极为善于数理统计之术,所以被伊藤委托为了内阁的财相。

    他站出来,对着山县有朋问道:“陆相大人可知道,此次攻伐中国之地,需要准备钱财几何?又准备如何筹集?”山县道:“以白银计量,此次战争,第一年所需白银八千万俩足矣!第二年需要白银一千万俩,第三年我想如何经营得到,军部应该可以从朝鲜,台湾和中国之地,返还财富给国内。”山县所言不过是以战养战之策略,当然这也日本军队侵略必须要走的路。否则以他们贫弱的国力,完全没有办法满足庞大的军费开支。

    尽管这样,松下正义皱眉道:“八千万俩白银目前还只是估计数字,按照以往惯例,需要估算一亿白银的军费开支,这其中包括海军军舰的维修,煤炭费用。陆相大人,以为我这般计算,不为过吧?”何止是不为过啊,松下能够这般估算已经是很给山县有朋的面子了。山县没有开口否决。

    松下又问道:“如今日本财政年入不过一亿八千万俩。山县大人,准备怎么让内阁拿出这样一可以暂缓国内各项投资和基础建设一年,维持民生即可。支持军费八千万俩,再借英国国债两千万俩。即可满足。”松下嘴角一笑,问道:“山县大人,您久居军部,怕是都忘记了国家拿出一半的财政给军队,将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情况吧?每年仅仅投在水利,教育,道路维修等等上面便需要一半以上的财政支出。倘若一旦有些地方发生灾难,那么政府只能默默看着,毫无办法。您不觉得您的想法有些问题吗?国内的国民们都没有照顾好,却还在想着占领着其他地方?而且英国人虽然愿意继续借给日本贷款,但是我想您纵横政坛,多年应该知道这其中的风险吧?”

    山县有些不满的嘟囔了一句:“只不过一年罢了,遇到了灾难也不会死太多的人。为了国家奉献,也是应该的,别说这些庶民的生命了。”旁边的伊藤一直没有说话,此刻听到了山县这般说,心中怒火中烧。原因不外乎其他,因为在座的几位之中,他和山县都是低级武士出身,如果没有所谓“倒幕运动”或许他们此刻还是山县嘴中的庶民。于是,他冷冷道:“请山县大将,注意发言,此处乃是安阳殿。”山县自然也是发现了自己的不对,便是闭口不语。

    殿内一时间内寂静无比,过了一会儿,便听到天皇吩咐道:“钱财方面,皇宫里面再拿出两千万俩,内阁那边支持六千万俩应该不是太大的问题。至于其余的钱财,再做打算,实在不行就继续发武士债券。”下面的诸位大臣听了之后,纷纷抬头看向了天皇陛下,竟然又要发武士债券。

    所谓的武士债务当初在甲午战争之中也曾经有规模的发送过。不过很快便被政府回购了。所以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武士债券便是一种战争债券,但是其兑换期则是由战争的阶段决定,通常需要三年至五年时间。虽然看上去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大家都知道新的中日战争,如果一旦打的旷日持久,那么武士债券必须要源源不断的继续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