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乐文学>历史小说>燕歌行之凌波词 > 第四十四章 德治还是法治
    沉吟片刻,楚南安恭敬道,“臣刚听诸位大人发言,深受启发。臣认为,从事政治的根本规律在于分辨善恶,严明赏罚。赏罚的目的还在于让人们懂得什么是善恶。贤者立而国兴,我大昭自立国,从一个百业待兴的国家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离不开诸位的擎天捧日,臣年轻,却也深知开创基业的筚路蓝缕,辛苦艰辛。”

    这番话说的谢陵等人不由得动容。

    大昭初年,经过战乱破坏的九州百废待兴,简直是个烂摊子。

    高帝好大喜功,在位三十六年,六伐北燕,西征禺知,南打百越,十三岁男子必须服兵役,十五岁以上必须被征上前线,搞得民不聊生,千村万落生荆棘。

    为灭硝烟,李真陆修毅叶孤水等人南征北战,铁血平乱,斩杀拒臣者万余人,这才奠定基础政权,随着靖惠王、庆安王、豫章王等地方割据势力的相继归顺,南昭终于走上正途。

    建国初年国库空虚,可难坏了朝廷上下一帮人。

    财政司司长宋琛北见领导愁眉不展,回去琢磨了半天,脑袋灵光一闪,大腿一拍,想了个绝妙的主意。

    宋琛北想了个什么主意?

    他给当时的户部部长王琅,他的顶头上司提议,由中央出面发行国家债券。

    王琅摸着胡子思考了一会,“债券发行了谁买?”

    南昭刚成立,政府公信力实在是低,群众买了国家的债,国家什么时候还?

    最重要的问题是,国家会不会还?

    前朝昏帝刚发行了债券两月,政府就倒闭了,买了债券的人哭都没地儿哭,只能自认倒霉。

    宋琛北眼睛一眯,委婉一笑,“刚归顺的靖惠王、庆安王、豫章王,杨陈徐李,个个富得流油,税务办每次收税他们都是大头。”

    听下属说完,王琅一下子就明白他是什么意思,不由得击节叫好,“妙!”

    可是他们不买怎么办?

    领导眉头刚一皱,宋琛北便知道领导在顾虑什么,忙开口道,“先由宣传司去动员,倘若他们推脱,简单,陆司长叶将军,圣上指哪儿打哪儿,不怕他们不买。”

    先礼后兵,这主意绝妙。

    听宋琛北说完,王琅忍不住要为自己这下属伸大拇指。

    宣传司去游说,陆修毅陪同,本来不想买的,一看后面杵着尊阎君,忙不迭取出来金银细软当场买券。

    世家大族一看王谢陆张带头,聪明的杨陈徐李也忙紧跟上。

    薄薄几张纸捏在手里,眼看着金银细软被公差一车车拉走,世家大族的心都在滴血。

    如此一番,刚三天,收上来的金银足有几十万斤,冷清了几年的国库每天人来车往,好不热闹,完了一核算,竟比顺帝一朝还要殷实。

    除了发行债券,王琅推行以工代赈,聚集成千上万的灾民分批分点兴修水库,开挖河道,重整农田,即解决了灾民吃饭问题又解决了基础建设问题。